11月2日,71 周年校庆院级学术报告暨青年教师交流会在闵行校区物理楼226报告厅隆重举行。在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的协同组织下,来自学院和精密光谱国重实验室的19位青年教师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分四场举行,分别由学院副院长武海斌、胡炳文、徐敏、精密光谱国重实验室副主任陈少强主持,近50名师生参会。
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在致辞中提到,学院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作为学院的传统学术活动,学术报告会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在这里增进彼此了解、加强科研合作、活跃交流氛围。
同时,她希望青年教师把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内社会的发展和顶尖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
青年研究员杨长的报告主要介绍新型铜基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历程、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青年研究员陈斌斌介绍了全氧化物人工反铁磁晶体的发现,具有强面外极化、非中心对称BaTiO3 超晶格的制备以及稀土镍酸盐超晶格中金属绝缘体相变的界面调控。
青年研究员陈文专注于纳米光子学方向的研究,他的报告内容主要是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腔的精密测量与新型应用。专职副研究员员马俊杨做题为《分子强场电离与转动》的主题报告,分享了近期的研究进展。
青年研究员邹海源以一维横场依辛模型这一精确可解模型为例,介绍对量子相变在复温度内的临界行为进行的研究。青年研究员朱晓龙介绍课题组在利用人工光子结构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光与人工光子结构中电子、声子、激子等的极化激元强耦合及对其调控方面做的相关工作。
青年研究员史哲雨的研究领域为超冷原子气体等量子物质的理论研究,在报告中,他展示了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青年研究员刘胜帅阐述了课题组最近基于四波混频过程实验实现的一系列全光量子信息协议。青年研究员孙政讲述了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和光学微腔结构耦合而形成的激子极化激元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午,青年教师在物理楼227进行了友好热烈的交流座谈,他们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在教学、科研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轻松活跃的气氛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青年研究员黄陆军主要从事共振纳米光学和声学的研究,他在报告中分享了最新工作进展。青年研究员徐杨介绍了近期对自旋1/2 反铁磁海森堡自旋链苯甲酸铜的极低温热导率研究工作。青年研究员陈启博从原子核摇摆运动的研究背景切入,涵盖理论预言、实验验证和工作进展等内容。
准聘副教授孙新形在报告中提到,团队在拓扑绝缘体中引入纳米光子学概念,极大增强拓扑绝缘体的手性光电流响应,发现了利用光学纳米结构实现自由调控拓扑量子材料中自旋输运的新现象。准聘副研究员蒋士成分享气体和固体靶材中高次谐波辐射的物理机制以及其在超快动力学探测和光源制备方面的应用。
专职副研究员郑勇辉从事新型存储材料与器件的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在报告中阐述了氧化铪基铁电材料的结构与相变。专职副研究员姚云华展示了团队在压缩超快成像技术的图像保真度提升和成像维度拓展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专职副研究员沈昊作题为《不透明介质中的超分辨光声成像》主题报告,探讨自适应的光声波前修正成像中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专职副研究员李芳芳作题为《铝金属原子与气体小分子态-态反应动力学研究》主题报告。专职副研究员夏成杰以《碟状颗粒堆积的结构转变》为题作学术报告。
本次青年教师学术报告会特色鲜明,主题多样,涵盖了量子光学、超快激光物理、磁共振成像、结构光子学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各场次主持人引导听众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报告进行了提问、点评和互动,大家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在深入交流中获得新思考、新启迪,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报告会后,学院党委副书记,精密光谱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郑利娟主持青年教师交流环节,她对参与报告的青年教师表示感谢与赞赏,鼓励青年教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找准自我发展方向,加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稳扎稳打,更进一步。
图、文、编辑:李丹
审定: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