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12月1日下午,学院课程思政研讨会在物理楼三楼多功能厅召开。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副书记蒋旭等出席,40余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研讨。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徐敏主持。
研讨会上,本科教学督导朱鋐雄作 “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再学习和再探讨——以《大学物理电磁学》为案例”主题报告。他简要介绍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与教师示范、学生主体、教材改革、评价机制、课程创新之间的新“五大关系”。他认为,每一门课程的“大先生”是课程思政的示范和表率。课程思政不是抽象的、不可琢磨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渗透在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及教学评价等各环节的一项教学实践工程。最后,他以《大学物理电磁学》为例,详细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思政元素。
随后,刘金梅作物理师范课程思政报告,围绕《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物理教学设计》《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四门师范课程,列举了将社会责任融入教学设计,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和典型案例。
吴媛作“探索性物理实验——量子物理实验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主题报告,她介绍了量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背景、量子力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本科生的实验课程设备要求,汇报了目前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围绕科学思维、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等维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
马雷以“当代学人与课程思政”为题,讲述了他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他表示,课程思政要“接地气”,关键是要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老师本身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要善于讲述“身边人”的故事。他把自己的成长趣事和所见所闻汇聚成一个个有趣的思政素材,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了大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弘扬了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充分探讨。蒋旭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专业教师与学工团队”以及“以科学家精神引领理工类大学生思政工作”三个层面,分享了自己对理工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黄荣表示,电子系正在进一步加快课程思政建设,几位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为电子系今后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尹亚玲、邓莉等也作了精彩发言。
李恺在总结发言中谈到,“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该有育人意识,所有专业课程都应该具备育人功能。希望每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引领,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纳入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求真、求美、向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图:郭静茹
文:王静
校核:李丹
审定:蒋旭
编辑:袁会敏